身為研究者撰寫西藏流亡教育論文的我,檢視西藏教育從傳統的寺院教育到兼顧傳統與現代化的流亡教育,從無中生有複製印度教育體制開始到逐步改革,發現目前流亡社會正面臨菁英人才不足的困境。流亡政府教育部因應之道是設計菁英研究計畫章程,期待此計畫能鼓勵專業研究人才,但是,實施四屆,未見踴躍投件報名。流亡西藏第五次教育大會也針對培養專家學者專業人才等一流菁英的議題討論建議。

各行各業的一流菁英,需仰賴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支持與培養。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面向,於此論文不做處理,僅針對學校教育可以努力的部分探究。各行各業的菁英,要能結合傳統,予以創新,有自己的創見,如果沒有先經過長期培養,怎麼做得到?教育,正是可以做到長期培養人才。身為臺灣老師教導西藏流亡學生的我,看見了西藏流亡教育,此時此刻正是面臨菁英人才不足的教育改革關鍵,可以為培養一流菁英人才盡力。

因為,西藏流亡教育從無到有的普及教育制度,是複製自英國殖民的印度教育體制,西藏流亡學校看似軍隊與寺院。半世紀以來培養出的人才,有英國殖民的印度教育的影子,負責堅持,服從平順,卻有欠思考力,決策魄力不足。在社會基層亟需這種人才,會備受上級肯定欣賞。如果流亡西藏準備在印度長治久安,大量培植此種基層人才,可以長久避難永久流亡安居在印度。但是,流亡藏人不是想回家嗎?

當知,在從事教育工作時,做老師的職責,是要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而社會需求三種有用的人才,有如三層金字塔,金字塔底部是大量基層人才、金字塔中部中層人才、金字塔頂端一流菁英人才。社會需要有基層人才負責基礎紮根工作,也需要有中層人才領接菁英人才號令轉而領導基層,更需要有一流菁英人才帶領方能進可攻退可守。

身為媽媽捨不得流亡孩子受苦有西藏情懷的我,發現目前西藏流亡教育所培育出的大量基層人才與部分中層人才,足以讓流亡西藏在印度長久避難,卻不足以帶領流亡西藏走出困境。流亡西藏想要走出困境打破僵局,需要各行各業一流菁英人才群的領導,與世界接軌,而教育正可以培養這群一流菁英,能夠面對困境處變不驚,沉穩懂得全面思考,思慮周密判斷做決策。流亡藏人想回家,流亡教育必須再改革,改革之道,在培育菁英人才。

透過三個不同的「研究我、老師我西藏我」檢視西藏流亡教育的困境,我還發現值此西藏流亡教育面臨菁英人才不足的教育改革關鍵,由教育的角度看政治,流亡西藏未來的出路在教育。

既然流亡西藏未來的出路,在流亡教育再改革;改革之道,在培育菁英人才。值此西藏流亡教育面臨菁英人才不足的教育改革關鍵,如何實施流亡西藏教育再改革呢?建議流亡西藏教育從培訓學校師資加強菁英教育、邀請流亡菁英入校設立講座、營造學校富思考的學習環境等三方面先做起。

為西藏未來尋找出路的流亡教育,不能忘失根本,不能自外於國際,不能沒有菁英領導。懂思考能應變的菁英群,可以一起分擔流亡各層面領導之責,要有捨我其誰之志,領導各行各業與國際接軌,共同承擔流亡回家之大業。

請打開西藏流亡教育的學校大門,邀請流亡社會僧俗菁英進入校園,協同學校第一線老師,一起努力把第二代流亡藏人以生命焠鍊出的智慧,無私地傳承給第三代流亡藏人。

 

培訓學校師資加強菁英教育

西藏流亡教育各個系統各級學校,先培訓一流菁英老師,可以實施教師行動工作坊,全面培訓老師如何教導學生思考,如何教導學生面對困境尋找解題之道。各學科領域受訓老師把教材帶來一一檢視,針對適合的學習主題設計教案,同科老師分享經驗共享教案,不同領域老師也可以合作設計規劃課程與教學,彼此觀摩。要有能和國際接軌視野的一流菁英老師,才能教得出金字塔尖端的一流菁英。當然,主管教育機關的教育菁英,更要先自我培訓,打開視野,才有能力做到引領第一線教育工作者,才能將流亡教育全面再改革,流亡西藏才有機會與世界接軌,走出困境。

教育主管以及學校第一線老師的培訓工作坊,在菁英教育教學技能培訓之前,要先施以菁英教育的思想。要使教育主管以及學校第一線老師明白流亡教育再改革的重要性,並懂得改革之道在培育菁英人才。除培養基層負責人才與中層承上啟下人才外,還需要更進一步再培養的菁英人才,是能結合西藏傳統與現代知識,並加以創新創見的各行各業菁英。這樣的人才,不一定都要留存在印度的西藏流亡政府或流亡社會,可以一部份留下,另一部份則可暫時落腳於其他先進國家。留下的一流菁英,要有與世界接軌的能力,出走的一流菁英,更是要有外放各國在世界學習的自我期許。不論留下或出走,都要培養自己吸取國際經驗,學習學習再學習,每一個事件,都有值得學習之處,不是為了自我功成名就生活舒適而學習,是為了西藏民族全力以赴而學習,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引導未來的一流菁英能深刻體悟:成功不必在我,成功也不會有我。教導未來的一流菁英,要有大胸懷,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為下一代流亡藏人鋪路,讓下一代的流亡藏人接棒後能回家鄉,不再成為有父母的孤兒,不必為了學習西藏自己的宗教文化語言文字而冒著生命危險翻越冰封雪地。

教育工作者還要懂得教導未來的一流菁英:要有大志向,培養自己吸取國際經驗,使流亡西藏和世界接軌。就會如蓮花生大師的預言:「當鐵鳥飛翔、鐵馬奔馳的時候,藏人會散佈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佛法將弘揚到紅皮膚人的土地上。」教育工作者還要進而教導未來的一流菁英,學會發願:「無論何時何地,一旦,西藏民族有需要,我永遠在。」不論留下的或是出走的,有此志向與發願,當西藏民族需要時,大家能捨棄一切,齊聚一堂。現在的流亡藏人,無處為家處處家,流亡教育若能再改革,培養一流菁英,十年可以有成,有一天,下一代的流亡藏人,可以不必再旅行,真的可以回家。

流亡西藏可以將教育主管與學校第一線的老師送到國外在職進修,向國際學習之後,回到校園帶動同儕分享國際觀。世界各地流亡藏人菁英也要設法和學校第一線老師分享在國際所見所聞,尤其是個人學思歷程,還有流亡者的思索與在國際學習的體悟,都值得為第一線老師訴說,因為流亡老師可以在吸收轉化之後進而教導流亡學子。以各種可行方法培訓第一線老師加強菁英教育,是流亡教育再改革的最關鍵點。

 

邀請流亡菁英入校設立講座

第二代流亡藏人捨不得第三代流亡藏人,不希望自己受的苦難加諸下一代,期望流亡難民兒童過得好一點。但是,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流亡學校培養的孩童就是難民,長大成人後必須挑起西藏民族大樑,過度的保護易生嬌貴,必須培養孩子堅毅,更必須培養孩子靈活應對困境。過於乖巧循規蹈矩不敢逾越分寸,可以守成;但是,流亡事不僅止於守成,想要車到山前必有路,還需懂得思考不同解題的方法,才能於不可能時找到出路,否則難有創意魄力,遇事難有承擔及決策力,更別想在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西藏流亡學校有優秀的師資團隊,在太平盛事有能力足夠承擔教育百年樹人之責,但是,卻不足以應付西藏流亡艱困處境的挑戰,必須引進流亡社會裡第二代流亡藏人菁英進入校園傳承經驗。流亡政府的許多公務員,有負責國際關係事務能者、有外交新聞能者、有內政財政能者等等,尤其是有國際世界觀點的菁英應該進入校園,傳承流亡事,這不是一般守成安定的優秀教師做得到的。還有許多流亡社會的難民菁英,也可以進入校園傳承流亡者在異鄉奮鬥的經驗。

西藏流亡學校現已有國際教育學者獻策,但是,國際教育學者獻的策是西方國家教育經驗,如果西藏沒有流亡,和一般國家一樣,把民族傳統文化與世界接軌,這樣很好。但是,流亡西藏是流亡的處境,世界國際教育學者並沒有流亡的經驗,把西方太平盛世的教育移植到流亡學校教育,可以使教育走向世界,卻不足以把教育帶向承擔流亡。必須打開校園大門,引進懂得流亡苦懂得如何面對流亡事的菁英流亡者,讓流亡人教流亡學生以流亡事。

流亡教育已有能力做到普及教育培養一般人才,但還要再努力的是培養出流亡菁英,而非太平盛世的守成菁英。因為時勢造英雄,流亡時勢要造的是流亡英雄,不是守成英雄。所以,流亡教育當務之急是:流亡學校廣開學校大門,邀請流亡藏人菁英設立講座,為學生宣說。把流亡經驗與學習教給學生,點燃西藏民族火種, 用心維繫火苗,燃起流亡覺醒熊熊大火,能光耀西藏民族,那才是流亡教育。

但是,需要有完善的配套作業,才能成事,其中必須包括篩選機制,才不易造成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由教育部會同西藏兒童村總部等各教育系統,設立「流亡菁英入校演講傳承專案小組」,付委專案小組篩選合適講座檢視教授內容,試辦階段可以先邀集流亡藏人菁英拍攝演講光碟,然後複製發送各校觀看學習。若能克服交通經費等條件,可以進一步邀請適合講座,以不同模式如集會演講、社團指導、帶領讀書會等方式,定期每週或每月長期入校指導學生。

邀請流亡菁英入校設立講座,不是教育部學校等教育工作者單方面所能做到的,還需要整個西藏流亡社會能夠覺醒全體總動員,體悟到達賴喇嘛尊者太辛苦, 需要流亡藏人菁英分擔流亡事。各行各業菁英站出來進入校園,如同師父傳承徒弟般把流亡第三代帶起來,教以思考,教以判斷,教以思慮週密,教以決策,教以靈活,教以關鍵點,教以轉化不同解決方法嘗試不同途徑,傾囊相授,如此培養這一群第三代未來菁英,也許可以帶領流亡藏人一起回家。

 

營造學校富思考的學習環境

流亡教育對學生的教導,也必須像三層金字塔一般,先紮穩第一層底部西藏宗教文化傳統,堅持守住最根本,再耕耘第二層現代知識,與世界接軌,然後更上一層樓到第三層培養富思考的人才,為流亡所用。

流亡教育各級教育工作者,可從政策面到學校實施面,設法積極營造學校富思考的學習環境。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環節在學生,因為學生是教育的對象,校園內全面營造富思考的學習環境,不同天賦的學生可以學會不同的思考,日後可以成為不同的人才。不論是基層人才、中層人才或是菁英人才,都是流亡西藏所需,都需要懂得思考,才能在不同崗位善盡其責趨近圓滿。

其中,要先注意有父母的孤兒,此類學生因思鄉情懷導致的鬱悶,需要心理輔導學校經過專業訓練的輔導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諮商輔導。因為裝滿了水的杯子,難以注入活水,要先把杯子裡的水倒掉淨空,才能重新容納活水。內心有創傷和壓抑的學生也是一樣,要先紓壓療傷,經過專業老師的團體輔導與心理諮商,把創傷和壓抑釋放出來,放空之後才能清明思考,蓄積能量再出發。

不論是中央層級、地方層級或是學校層級的流亡教育,都是流亡社會眾所關注的焦點,過去近半世紀來,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善盡責任,雖有需改進之處,總是瑕不掩瑜。流亡教育有許多值得各國教育學習之處,諸如由無中生有並逐步改革、明確的教育目標引起學習動機與興趣、所教育的流亡藏人一心為西藏民族等等。尤其制定流亡教育政策的模式,採集基層意見與建議,並加入國際專家學者以及各級教育工作者所匯集而成的菁華,而形成各層面的一體共識,值得各國教育學習。

因為諸多的值得學習,西藏流亡教育可以對國際開門,採交流形式,互相學習。以臺灣為例,還可以組海外志工教師團及學生團到流亡西藏學校,為流亡學生所需,教導臺灣人之長,如中文、電腦、傳媒等,也可以合作翻譯中藏文等。而流亡西藏在困境中奮鬥同心的精神,也值得富庶的臺灣學會珍惜,在交流中也可以反思檢視臺灣教育。

西藏流亡教育對國際開門,也可以落實在各種國際會議中,即使是政治屬性的國際漢藏會議亦然。因為百年樹人的教育紮根,可以為流亡西藏培植後進,而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事,如果西藏流亡政府在與國際的交流中,能夠超越純政治的議題,或者如國際漢藏會議中,增列「尋找教育共同點」的議題,加入有關教育的討論,相信應該可以對流亡教育的未來激起思考的漣漪。通過不斷的交流,第三代流亡藏人可以得到不同觀點和立場的啟發,在富思考又有國際觀的校園中得到學習鍛鍊的機會,而這種機會對流亡西藏或對西藏民族而言極為重要。

         西藏流亡教育需要各界流亡藏人在各個面向一起為教育努力,以為流亡學子營造富思考的學習環境。在流亡中與世界各國教育進行交流,互相學習,既可與國際接軌,把世界帶進校園,使流亡的西藏難民學生開闊國際視野,又可以在多元的校園中教以靈活思考,使學生學習以不同的角度思考。為流亡教育多方營造富思考的學習環境,相信流亡教育可以使流亡西藏找到未來的出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h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